查看: 697| 评论: 17| 收藏:0
发布者: 小编lena | 发布于:2016-7-14 09:14|原作者: 新闻点击
梅江河流经梅州城区的河段长度约有10公里,沿途两岸有归读公园、亲水公园、芹洋半岛滨水湿地公园等多个公园及亲水平台,已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但记者调查发现,两岸人流如织的公园及亲水平台竟无配备救生圈等紧急救生设施,一旦发生落水事故,其他人难以在现场找到救生设施进行救援。 ●本报记者 李盛华 实习生 张雅玲 [attach]644042[/attach] 梅江沿岸的公园内只有一些警示牌,并无其他救生设施 走访 梅江两岸江壁陡峭无物可攀 近日,记者在梅城沿梅江河进行走访,从梅县新城亲水公园生态休闲带到位于广州大桥附近的芹洋半岛滨水湿地公园,沿途约10公里,可见两岸几乎都是垂直岸壁,无物可攀。两岸河堤隔数百米有一个平台,但没有任何救生用具。沿岸各大公园除了有些“水深危险”、“严禁到河边玩耍”等警示牌,也看不到救生圈、救生杆、救生绳等设施。 走访中,记者看到一些临江护栏的开口被打开,不少钓鱼爱好者越过护栏坐在水边钓鱼,有些人干脆坐在江边的浅滩上,对旁边的警示牌视而不见。此外,经常有家长带小孩做出危险动作,如抱上栏杆坐着。 窘况 看见有人落水只能报警求救 记者梳理媒体报道发现,仅从去年10月份至今,梅江河梅城段发生多宗落水事故,不少人都是以溺水身亡的悲剧收场。 记者采访发现,有少部分人落在浅水区,因身在峭壁边,距离亲水平台较远,无法自救,岸边的人也无法出手相救,只能报警。通常情况下,参与救援落水者多是警察和消防官兵,但他们从接警到抵达现场需要一定的时间,不利于紧急救援。 上述的窘况,究其原因,梅江两岸缺乏救生设施是其一。钓鱼爱好者丘先生说,近年来他也亲历了不少落水事件,想出手相救却缺乏救生设施,不敢贸然下水,非常无奈,只能等警察。 提问 梅江两岸会增设救生设施吗? “如果岸边配置了救生设施,岸上的人安全救起落水者的可能大大提高。”经常在梅江游泳的赵先生说,“有绳索或长杆等东西,不会游泳的人也能在岸上救人。” 梅城梅江两岸会增设救生设施吗?记者咨询了相关部门。梅州海事局工作人员回应,他们负责船舶和水上交通等方面的管理,应急救援设施应归属其他部门。梅州市大堤管理处工作人员表示,这不属于该单位管理范围。而市城市综合管理局一名工作人员指出,两岸河堤较长,都增设救生设施不现实,以后会不会增设说不准,但目前不属于该局的管理范围。 [attach]644041[/attach] 这样光溜溜的陡峭河岸掉下去爬得上来吗? 他山之石 广州珠江30公里 河段配救生设备 2013年,发生在广州的郑益龙珠江救人被水冲走的事情让人痛心疾首,当时暴露出珠江边救生设施缺乏的问题。此后广州市相关部门在珠江近30公里河段,每隔100米安装一套救生设施(如爬梯、救生圈、救生绳和警示牌或警示标志)。广州市相关部门还加强对沿江救生设施的巡查,并将江边的救生设施纳入到治安视频监控范围,保护好这些救命设备。 记者手记 勿让管理漏洞 造成市民不幸 近年来,梅江河梅城段沿岸增建了多个公园,环境不断得到优化。城市的“硬件”和品位提升了,但作为“软件”的管理手段却一直不尽人意,比如沿岸的救生等设施依旧缺乏,两者不甚协调,相关责任部门的管理漏洞凸显无疑。 在一些责任部门的办事习惯中,事故发生后迅速反应和制定相关措施是常见且固定的模式,但为什么事故发生前不将存在的问题处理掉、防患于未然呢?公园增多,管理责任更重,但那并不是几块警示牌就能解决问题的,一系列的落水事故告诉我们沿江的安全问题依然严峻。亡羊补牢虽为时未晚,但是要付出惨重的代价,让亡羊补牢变为防患于未然,如增添救生设施等,市民才会多一份安全。我们期待相关部门可以提高管理的技术,多一份责任和爱心,创造安全的公共环境,勿让那些管理上的漏洞“害”了市民。 来源:梅州日报 |
拜基甲 发表于 2016-7-14 11:25
所谓的“相关部门”,就是有利益的时候,个个都是相关的;要负责任的时候,个个都是不相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