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91| 评论: 2| 收藏:0
发布者: 小编Lynn | 发布于:2016-1-26 13:19|原作者: 新闻点击
互联网金融越来越方便、快捷,传统商业银行的服务却仍然充满“槽点”——不方便、收费高、时效慢、不透明等问题,常让老百姓感到不舒心。 春节前夕,咱们聚焦传统银行服务,看看哪些方面问题最多、意见最大、最亟需改善? 人性化指数:★★★☆☆ VIP窗口空无一人 普通窗口人满为患 不能变通下吗? 对网点柜台服务,排队等待是用户投诉最多的问题,尤其客户较多的大型国有银行,用户排队等候时间更长,投诉率更高。 案例: 1月19日中午,记者来到工商银行北京金台路支行,想要办理磁条卡升级,取了一张Y字母开头的普通号码,这时Y开头的业务有十几个人在排队。但记者发现,营业厅里并没有办理Y开头业务的窗口,6个窗口除了有2个暂停业务,其他分别正在办理L、W和D开头的业务。经理表示自己也没法改变排队顺序。 旁边一位大妈也表示不满,她还说:“经常遇到VIP窗口空无一人、普通窗口排队人满为患的情况,银行为啥不能变通一下呢?” 点评: 银行还有一些服务让客户觉得很不人性化,比如:在柜台取大额现金,银行不提供装现金的信封或袋子;储户存取款时,柜员通过话筒直接大声念出顾客账户信息等……服务以人为本,银行该多站在客户角度想想! 时效性指数:★★☆☆☆ 大额转账还得“过周末” 传统银行该提速了! 案例: 最近,北京市民张明却因为一次不能实时到账差点误了大事。张明看中一处房子,位置、价格都合心意,只是户主急着用钱,希望第二天就能把钱打过去。张明立刻用网银把钱转了过去。可是第二天才发现出了大问题。系统提示,周末超5万元的跨行转账不能实时到账,要到下周一才行。无奈之下,张明找到户主,说破嘴皮才劝住他不把房子转给别人。“现在都讲究闪付,为什么银行转账也‘过周末’了?!”张明抱怨道。 据了解,单笔超过5万元的大额汇款,无论是通过柜台、网银还是手机银行,都要经过大额支付系统才能完成,而该系统在双休日和法定节假日关闭,资金到账一般要顺延到下周一。 不仅是大额转账慢,理财产品到期日和资金到账日之间也存在时滞,一般滞后2到3天。“而且这段时间半分利息都没有,这钱都绕哪儿去了?”有客户质疑。 点评: 互联网金融、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出现,让客户有了全新体验。传统银行应当应对新挑战,提升技术保障,高效及时地满足用户需求。 通用性指数:★★☆☆☆ 换卡就要换号?客户左右为难 案例: 北京市民刘林在证券公司开通融资融券账户后,需要去银行办理账户关联。 在工商银行北京呼家楼支行,工作人员问了所要办理的业务后直接取号给他。刘林一等就是1个多小时,轮到他时,柜台工作人员告诉他,已经过了下午3点,股市收市了,办不了,还反问他:“你这业务明明可以在旁边的自动柜员机上办理,为什么非得来排队?”刘林说:“我哪知道这个业务在哪办呢?一进来就说了我要办什么业务,你们二话没说给我拿号排队,最后白排了!” 办不成这个业务,但不能白排队,刘林打算将自己消磁的借记卡重新补办一张,然而工作人员说不能办同一卡号的新卡,只能重新申请一张新号码的卡。刘林一想觉得不妙,办了新卡麻烦事也会接着来:之前在支付宝和购物网站上绑定的都是旧卡号码。换了卡号麻烦要一个个重新解绑旧卡、注册新卡,麻烦就大了。 点评: 刘林:这个卡号是我唯一拥有的,银行为啥就不能补办一张相同卡号的新卡?有时明明能给客户便利,但银行就是摆出一副硬规定、不通融的面孔,让客户觉得“整个人都不好了”。 便捷性指数: ★★★☆☆ 还外币几次“碰壁”,人为设置障碍,刷卡消费麻烦多 案例: 去年9月,上海市民徐娟去美国出差,有几笔美元消费。她的中国银行信用卡已经设定购汇还款功能,只要存入人民币,就能直接偿还美元。可这次刚过还款日,银行就发来短信提醒她的美元欠款没还。 打电话到客服,客服答复:“因为你还有一部分未出账单中的人民币欠款,所以就先还上这部分欠款了。下次你存上现金后,打个电话来购汇,就能优先还美元欠款。” 第二个月,徐娟全家出国游回来,又有几笔外币消费。这次她想到要提前电话购汇,免得又还不上。刚一存入现金,徐娟就给客服去电话。客服说:“你过一会再来电话吧,现在钱还没有到账,操作不了。”过了一会,再打去电话,客服却说:“不好意思,你的钱已经优先还了这次未出账单中的人民币欠款。” “我的外币欠款到期不让还,没到期的人民币欠款银行硬给‘优先’还上了。这还能不能让人愉快地刷信用卡了?” 点评: 徐娟:为什么银行要人为设置这些还款障碍,信用卡消费的便捷没享受到,反倒是处处遇麻烦? 手续费透明指数:★★☆☆☆ 信用卡收费名目多 却没有本 “明白账” 案例: 北京某文化公司员工陈丹是位80后“爱卡族”,平常钱包里总有几张不同银行的信用卡,但频频遭遇的收费让她对信用卡失去了兴趣。 “有一次发现卡丢了特别着急,担心被别人盗刷,就赶紧给招商银行打电话挂失,可对方说必须先同意60元的挂失费用计入账单才能挂失和补办,等于我收到新卡时就会有60元的欠款。”陈丹说,因为比较着急,就答应了银行的收费要求,但跟朋友一问才知道,原来只要把卡注销,重新申办新卡就是免费的。 事实上,银行重办一张新卡的成本要远高于挂失补卡,按照业内目前的情况,每张信用卡的发行推广费用在100元以上,挂失补卡仅相当于制作一张新卡的费用,不超过10元。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银行不合理的考核机制,发行一张新卡尽管有成本,但银行认为发展了新客户,就给补贴,挂失重办则只能消费者自己承担成本。 信用卡的麻烦远不止挂失。一次,陈丹去ATM机上取2000元现金,误将信用卡当作借记卡插入机器,取出钱后她赶紧又将现金又存回卡内。可一个月后账单寄来,她还是被收取了近百元的取现手续费和利息。 银行说,她存的2000元被优先用于偿还以前的刷卡消费金额,只有在还清这些消费欠款后,才能偿还取现金额,“刷卡消费的钱是免息的,取现的金额按日计息,明明在免息期内,却要我放着计息的钱不还而先还免息的钱,这不是明摆着坑人吗?”陈丹说。 点评: 统计显示,银行乱收费问题一直备受消费者诟病,其中收费最多的是信用卡。目前大多发卡银行关于信用卡的收费都在20项左右,大项下面还会根据不同卡种有不同的细分。其中交易短信通知费和溢缴款领回手续费被认定最不合理。持卡人普遍认为,交易短信通知费是银行保护持卡人账户安全的重要手段,理应免费;而溢缴款是持卡人自己多缴存的钱,取回不应当收费。 理财产品透明度指数:★☆☆☆☆ 理财产品信息不透明 客户一不小心就掉进陷阱 案例: 1月8日上午,记者来到交通银行北京东直门支行,计划买几款稳妥的银行理财产品。进门处小黑板上写着“交通银行在售理财:交银康联1年3.8%、2年4.1%”,产品下方紧贴着“交银康联安行人生年交2000意外保障200万”字样。 工作人员说,这款理财产品既有收益又能投保,“现在买特别划算。你看2年的收益就有4点多,而且又买了保险,有高额保障。” 记者进一步向理财专员咨询10多分钟,最后才弄明白这原来是两款名字相似的不同产品。其中一款是保本保息的收益类理财产品,而“年交2000意外保障200万”是另一款保障型理财产品,需要连交10年保费。 原来一直以为这是同一款产品,而且名字那么相近,一不小心就会混淆。工作人员放在一起含混介绍,是不是就想搭着理财产品卖保险?而且,工作人员一直强调保本保息、收益率可观,就是不提醒客户什么情况下会有风险。这样的理财产品让人怎么买得放心? 点评: 业内人士指出:理财经理为投资者介绍理财产品时,一直存在避重就轻的问题,产品最差收益、产品风险往往是最不愿意与客户详细说明的内容。尽管近两年大型银行在信息披露方面有所改善,但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和全面性依然达不到高水准,即使已经看过合同,普通人也很难从专业晦涩的理财产品介绍中看出潜在风险。 理财产品不你知道的秘密:客户承担风险 银行“旱涝保收” 案例: 不少银行不但对风险避而少谈,对理财产品收费标准也是遮遮掩掩。在显著位置标明的年化收益率均已扣除托管费、销售手续费等,但大多都没有进行明显提示。 不仅如此,这些收费也存在很多不合理之处。以工商银行一款理财产品为例,其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4%,但托管费率(0.03%)、境外托管费率(0.05%)和销售手续费(0.4%)三项之和占0.48%,也就是说,如果产品如期到达年化收益率,银行收费要占到投资者收益的10%以上。 还有一项“投资管理费”隐藏其中。银行发售的理财产品条款中都会规定:“当最终收益率超过预期年化收益率时,超出部分将作为产品的管理费,若收益小于或等于预期收益率,则不再收取管理费。”这意味着,当理财产品出现亏损时,投资者要自己为亏损埋单,银行则旱涝保收地收取手续费等;当理财产品出现超额收益时,投资者只能按照约定拿到固定收益,超出部分被银行独揽。 点评: 中国消费者协会副会长刘俊海:银行销售理财产品应当公开、透明,对于潜在风险做到及时、全面提示给投资人,同时也要将固定费用、浮动费用都明明白白地告诉投资人,并在产品到期时以适当方式对收益进行公示。更重要的,是建立银行与投资者对等的协商机制,超额收益怎么分、银行收多少费,应由双方协商确定,不能由银行单方面提供的格式合同直接确定。 (来源人民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