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时空 首页 热点 时空专题 查看内容

发布者: 管理员CC | 发布于:2014-5-20 20:48

楼主
梅县区南口镇瑶上:百年公祠成文化俱乐部

梅州网   www.meizhou.cn    2014-05-16 08:59:45    来源: 梅州日报

●本报记者 李少凤 刘奕宏  实习记者 黄焱

光绪年间科举制度废除后,各地纷纷设立学校,其中大多都设在家族祠堂内。梅州市梅县区南口镇瑶上的一座百年祠堂“念二公祠”,曾是该村丘氏族校“玉成学校”。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已被合并迁走。而历经百年沧桑的公祠仍见证着上一辈人崇文重教和团结宗亲的精神,被用作农村文化俱乐部,丰富了当地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公祠门口是一片宽敞的广场。俱乐部管理人员丘德忠介绍,玉成学校被合并后,门口这片空地一度荒废,杂草丛生。去年,外出乡贤和乡亲们筹资,将其建成文化广场。现在,每个月都会放映一场电影,还不时邀请一些文艺团队来演出,“乡亲们都爱看”。记者看到,广场旁还有一条刚铺设水泥不久的“健康路”蜿蜒通向山上。这条山路共有140多级台阶,山顶上有个果园。每天下午,当地群众没事就来散步健身。记者到达时已是傍晚时分,广场上老人运动、小孩打球,年轻人登山,村中景象和谐安乐。
走进百年祠堂“念二公祠”,里面也是一派勃勃生机: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器乐室、棋牌室、书画室、展览室等,功能齐全、使用频率极高。让记者意想不到的是,公祠里还有卡拉OK厅,灯光、音响、麦克风,一应俱全。一到周末,很多周边群众都会前来唱歌。常有城里人慕名而来,兴致勃勃上台亮亮嗓子。梅州市梅县区自行车协会负责人陈先生几次组织人员来到该俱乐部。“我们自行车协会的朋友都很感兴趣。去了几次确实有意思,可以打球、爬山、唱歌,一帮人周末去乐乐挺好的!”而曾受邀来此表演的金雁红光文艺队负责人陈宏清也说,这里的文化氛围很好,每次受邀演出,群众都非常热情,“在梅州市区附近的乡镇,我还没看过设备那么完善的乡村俱乐部”。
公祠里引人注目的还有墙上或悬挂或张贴着的一幅幅客家家训或谚语,如“父母恩情永不忘”“十穷十富”“百行孝为先”等,字体工整大方、书写遒劲有力,这些都出自谁之手?原来这是94岁高龄的丘欣华老伯写的,“要留下来教育后人”。丘老伯曾是玉成学校的老师,吹拉弹唱样样精通,退休后仍常常义务为孩子们上课。“泱泱中华,有我客家”,丘老伯对照着墙上张贴的《客家家训》大声朗诵,看他精神矍铄、步伐矫健、声音宏亮,一点都看不出他竟有94岁高龄。长寿秘诀是什么?记者好奇地问。“日出东山落西山,喜也一天愁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他指着墙上的“长寿秘诀”笑着说,豁达开朗的性格是其一,俱乐部里丰富的节目带来的精神充实为其二。记者还了解到,有了这个俱乐部,左邻右舍更亲了,相处更和睦了。据悉,如今的“念二公祠”除举行文娱活动外,还用作文史研究、农技培训、宗亲集会等活动的场地。

进入 客都梅州 文章参与讨论


鲜花

鸡蛋

握手

雷人

路过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缘惜 2014-5-21 12:13 沙发
沙发占占 引用
流浪者之歌 2014-5-21 14:16 板凳
广东洪总 2014-5-21 18:34 地板
梅县区南口镇 引用

查看全部评论(3)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