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时空 首页 热点 查看内容

发布者: 管理员小K | 发布于:2012-6-18 01:02

楼主

天秀杯 客家文化三乡村野公园采风行(3)――小都村

      红色土地,正在实现绿色崛起,小都村,有着其丰富的人文底蕴和革命遗迹,值得我们去探索和研究更多的革命文化及史迹。除黄泥坑红色根据地外,其余三处所至之地均保存完好。李副总带着我们一行人去重温当年那革命遗留的足迹,印象最深的当属黄泥坑。

中和学校

      据李总所述:国民36年(1947)中共粤东中队和地方民兵曾用两天的时间歼敌一个中队并打垮援敌两个中队,此丈是二战时期南方游击队成整建制消灭国民党正规军的范例。

      中和学校,现门前是一公路,公路下边则种有柚树,而后则是小溪,公路、柚地及小溪成阶梯式,而中和学校屋后便是丛山峻林,看过战争片的人都或多或少的知道,一旦被困于此类地形,则如瓮中鳖,将难于逃脱。

 

黄泥坑红色根据地——电台遗址

      据李总所述:黄泥坑曾是 “中共闽粤赣中心县委”的所在地(相当于地委领导机关),此外设立有与延安党中央直通的电台,这设在深山沟里的红色指挥部曾在险恶的革命斗争环境中为粤东解放做出了历史的贡献。

      沿着窄小的水泥路,开始向黄泥坑前行,有一定的坡度,且水泥路仅容一辆小车通过,车技不好的人,估计自己看着都害怕。车不停地行驶,穿越那座座丛山峻林,在一处三叉路口停留片刻观赏古荷树,此处古木参天,异常清凉。

      观赏古荷树后,我们便向电台遗址行进。直至路的末端,尤见几间古屋,我们走向革命人士曾居住的房屋,房屋已渐渐破损,但,仍有人在此居住。而电台的遗址则在屋后的山林间,现已被草木遮蔽,且房屋旁种满了柚树,由于草木茂盛,我们也没带工具,便没有去近前寻觅观之。我从李总口中得知,该电台遗址实为挖得十几米深的山洞,之所以将洞挖得如此深,是为了更好地隐藏电台,以免在操作电台时,电台发出的声响而向敌方泄漏行踪。

      从黄泥坑归来的路上,我在想:现在我们坐车前往都觉得太远,太山,那以前那些革命人士用双脚行走,需要走多久才能达到呢?我不得而知,但,他们的革命精神却深深渲染着我。在恶劣的环境中为革命的胜利奉献自己的一切,这,仅是千千万革命遗址和革命人士的些许代表,却让我有如此深的感触!

 

国民党中将张文故居――将军府“安思居”

      据李总所述:张文一家原住在宋公坑,1940年搬到小都下村“老庵前”建屋,张文为其落成之屋题名为:安思居,其意为居安思危,并代其父作《安思家训》――外出者,思如何奉公守法,立己立人;家居者,思如何安老怀少,信友睦邻;从军从政者,思如何忠党爱国,御海安帮;为农为工者,思如何巧用劳力,增加生产。

张文曾为其屋赋门联:功名安足为奇,说什么三将四校五大学

                                   工作思适以用,倒不如采菜拗蕨种番薯

      张文的安思居至今保存尚好,还很适合人居住。走进张文的居室观看了其留下的些许书法和相片,我仅拍了两张及安思家训,其门联遗憾未拍摄下来。张文虽为国民党将领,但他的处世思想与作风,却值得我们学习。

 

社下曾屋

      据李总所述: 1948531,国民党少将张光前被中共“独八”大队大队长张其耀设计活捉于曾屋,震惊全国。张光前被活捉后,当时的广东省主席宋子文曾派出一个营的正规军赶赴营救,却被中共“粤东支队”在大埔银江“马头山”打得落花流水。 

      在往社下曾屋的泊车处,发现一处颇有意味的房屋,觉得有些特色,便将其摄入境头!

      小都社下曾屋至今保存完好,现仍有人居住,去到曾屋时,我们还见到了现居的主人,曾屋仍保存着原有的样子,很多的家具,锄具都仍在,而当年用来锁枪的柜子也仍保存完好,能让人更好地想象当年这里活捉张光前时的情景。

      小都村的历史轨迹远不止于此,我们所至的是相对典型的代表,走在红色土地上,感受着当年这里曾发生的点点滴滴,有穿跃时空回归之感!

进入 鹤欲飞莲 文章参与讨论


鲜花

鸡蛋

握手

雷人

路过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2012-9-25 22:36 -4#
莲妹妹怎的到了三乡,却不来桥溪啊! 引用
2012-6-29 12:44 -4#
缘系广云: 进来学习食茶
广云大哥肯来寒舍那是赏脸给飞莲我哦,嘿嘿。。。欢迎多来多来 引用
2012-6-29 12:43 -4#
秋歌: 图文并茂,不愧中东师高足摄技进步神速可以出师了.
被秋歌老师一夸,飞莲都很不好意思了,嘿嘿。。。 引用
2012-6-28 10:54 -4#
进来学习食茶 引用
2012-6-21 22:22 -4#
图文并茂,不愧中东师高足摄技进步神速可以出师了. 引用
2012-6-19 12:42 -4#
静静姐姐: 哎呀,妹妹真棒,每个星期都有去走走。还满载而归呢。
没有每个星期啦,静姐姐,呵呵。。。有时间的话,我倒是希望哦 引用
2012-6-19 10:00 -4#
哎呀,妹妹真棒,每个星期都有去走走。还满载而归呢。 引用
2012-6-18 21:52 -4#
锦马超: 赞一个!
谢谢您的表扬,呵呵。。。祝您愉快 引用
2012-6-18 21:51 -4#
观山乐水人: 图文并茂,欣赏。
谢谢观山大哥,嘿嘿。。。祝您愉快 引用
2012-6-18 21:50 -4#
Aniu: 崇文厚德:客乡人文秀,嘉山格外美。地灵生人杰,梅州代代昌!--诗赠《鹤欲飞莲》博文《客家文化。小都村》/惠州。阿牛哥
谢谢阿牛大哥赠诗予我,呵呵。。。祝福阿牛大哥 引用
2012-6-18 21:48 -4#
善松斋: 小都风光咹靓,飞莲妙笔生花。
谢谢松大哥的鼓励,呵呵。。。小都的历史确实不错 引用
2012-6-18 21:46 -4#
紫笛悠扬: 欣赏飞莲的美文美图来了。。。。。。
谢谢悠扬,呵呵。。。小都好多历史的 引用
2012-6-18 21:45 -4#
蓝色的海洋: 好图好文!
谢谢海洋大哥 引用
2012-6-18 21:45 -4#
羽毛球:
谢谢球哥。。。 引用
2012-6-18 21:43 -4#
小2: 我也喜欢那树。逆光拍出来的东西特别唯美。飞莲好文,好拍。
谢谢小2姐姐,呵呵。。。有时,习惯性的就对天拍了 引用
2012-6-18 21:40 -4#
yulh159: 用逆光拍出树的形姿,虚白恰好表现叶子疏空之状,这样加强画面对比渲染,即可有苍翠之感。
老师说的是,呵呵。。。那树两个人抱才能抱到,我家乡这边已见不到这样的大树了。。。 引用
2012-6-18 16:42 -4#
赞一个! 引用
2012-6-18 14:48 -4#
图文并茂,欣赏。 引用
2012-6-18 11:19 -4#
崇文厚德:客乡人文秀,嘉山格外美。地灵生人杰,梅州代代昌!--诗赠《鹤欲飞莲》博文《客家文化。小都村》/惠州。阿牛哥 引用
2012-6-18 11:09 -4#
小都风光咹靓,飞莲妙笔生花。 引用

查看全部评论(33)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