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时空 首页 热点 查看内容

杨宏海:在客乡沃土中传承民族精神

查看: 1152| 评论: 0| 收藏:0

发布者: 管理员菲菲 | 发布于:2012-4-11 16:35

楼主

在客乡沃土中传承民族精神

      我出生于客乡梅县。儿时的记忆中,故乡山清水秀,气候湿润,春日清晨的小县城,总是氤氲着一层湿漉漉的水汽,它与从丘陵上飘逸而来的一股泥土的清香相糅合,让人心旷神怡。钟灵毓秀的梅州,有着悠久的历史,谈起她的地理人文,总是有说不尽的话题,总会心生一种自豪的情意。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梅州这块神奇的粤东热土,真可谓人杰地灵,她曾经孕育了丁日昌、丘逢甲、黄遵宪、叶剑英、李金发、林风眠、黄药眠等杰出的人物。梅州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全国最大的客家人聚居地,是有名的“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还有“世界客都”的美誉。

      1985年,迈入而立之年的我,徙居第二故乡深圳。深圳人称鹏城,庄子曰:“鹏之徙于南溟也,击水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大鹏展翅九万里,深圳在历史上也曾有大量南迁的客家人,改革开放之前客家人占总人口的近三分之二。建立特区后,从全国各地涌来数以千万计的新移民,他们自称为“新客家”。我生于客乡,是客家文化的乳汁养育了我,我的身上流淌着客家文化的血液。可以说,客家文化与我的生命一直有种剪不断的天然情缘,这是一种人文情缘,更是一种历史情缘。于是,在我文化研究的职业生涯中,“老客家”与“新移民”、传统客家文化与当代新客家文化便成为主要研究对象,从不敢稍有懈怠。

      史称客家人多为中原士族,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衣冠南渡,他们便把中原文化中敬祖爱宗、崇文重教等深厚的理念一并带到南方。他们虽然饱受颠沛流离之苦,但始终坚持恪守传统、刻苦读书、艰苦创业,不断开辟新的家园。谈起客家文化,对我影响最深的有两个人,其一是我的父亲杨冀岳先生。父亲是古典文学教师,他常常以乡贤黄遵宪、丘逢甲为例,勉励我要继承客家人优秀的文化传统,爱国爱乡、重文重教;其二是被誉作“诗界革命巨子”之一的晚清爱国诗人黄遵宪,这位客籍先贤无论是求学、仕进、外交、乡居,毕生都不忘“搜集文献、叙述风土、不敢以让人”。这也就是我为何近30年坚持在文化岗位,并成为“文化记录者”的主要原因。

      黄遵宪先生“不敢以让人”的严谨治学态度深刻地影响了我。在上世纪80年代的文化调研中,我们接到文化部有关部门的一个任务,搜集当地民间文学(故事、歌谣、谚语)“三套集成”,其中我负责搜集民间歌谣。当时,深圳正是被人称为“没有历史积淀”的“文化沙漠”,我想,“自古山歌从(松)口出”,我来自山歌之乡梅县,你深圳有什么山歌呢?可是下去采风问俗,竟然令我大吃一惊!深圳的歌谣,其种类之丰富竟超过梅县!记得1983年,著名民俗学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钟敬文先生介绍他的一位博士生,来自日本的中原律子女士到梅县采集“哭嫁歌”,我陪她走了一周也没有采集到几首。而在深圳盐田区,我从一位青年民间文艺家赖德术那儿了解到,当地遗存有丰富的“哭嫁歌”,有一位客家老太太凌容娇,她一口气就可以唱五六十首!而深圳客家山歌丰富的表现力也令我吃惊:“去年发誓不养狗,今年发誓不养鸡;阿哥一来狗就吠,嬲没两下鸡就啼”,刻画青年恋人惟妙惟肖的心理极其生动;“深圳只有三件宝,苍蝇蚊子沙井蚝,十室九空人逃外,村里只剩老和少”,这短短的28个字,却概括地反映出“文革”那个时代深圳人“大逃港”的生活场景,这是我最初接触深圳客家文化。1991年,我与文化局副局长苏伟光主编出版了深圳历史上第一本《深圳民间歌谣》,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客家山歌。

      20064月,深圳市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林洁找我,委任我策划一次台湾高雄与深圳客家乡亲的联谊活动,这是建国以来中央台办批准的一次最大规模的大陆与台湾的客家文化交流活动。这次活动题为“两岸一家亲,共叙客家情”,分“论坛”、“观光”、“文艺晚会”三种形式。参加这次活动的台湾乡亲,不少是带着寻根的心情而来,是“文化”使海峡两岸同胞的心连在一起。第一次来大陆的徐凤婷女士,被深圳的发展巨变与浓郁的客家风情所感染,写下《我对寻根之旅的期待》,她说,“过去数十年的忙碌生活中,我一直清楚知道自己身上流的是中华儿女的血液……两岸同胞应紧密团结,永远在一起”。高雄客家总会会长李宽治先生赠送《高雄客家人文历史概况》一书给我,我也以深圳客家文化学会会长的名义,回赠了“传承文化、情系客家”牌匾与《客家文化系列丛书》,两地客属团体还缔结成为“友好兄弟社团”。此次活动从621日持续到24日,24日晚在龙岗区坪地街道的文艺大联欢把这次活动推向了高潮。当晚,坪地街道体育馆人山人海,座无虚席。台湾与深圳客家歌手争相上台,踊跃表演,节目妙趣横生,台上台下相互呼应,掌声不断,大家一起高唱《客家本色》,联欢会以大团圆集体舞结束。主客200多人团团围在一起,披戴着花环牵着手,踏着欢快的乐曲跳起了团圆舞,许多客家乡亲情不自禁地流下感动的泪水……

      从200612月开始,深圳一年一度的“创意12月”有一个新项目“客家文化节”,将客家文化与创意产业相结合起来,在继承传统的过程中去创建新的“文化”与“传统”。如何在继承传统中创新,我提出“抢救原生态,精品留后代;创新原生态,吸引新一代”的口号,组织“客家文化进校园”、“山歌创新面对面”、“客家山歌与流行音乐高峰论坛”,引起青年学子极大兴趣,特别是邀请著名客籍指挥家郑小瑛前来作“《土楼回响》与客家文化”专题讲座,以及“山歌创新面对面”活动,以客家元素和现代审美相结合,激发了师生学习、欣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情,会场上出现了像欣赏流行音乐那样的盛况。2008年,我与深圳大学章必功校长共同策划、由我任编剧、深圳大学师范学院赵艳老师任总导演,共同创编了客家风情歌舞剧《月照围楼》,在保利剧院上演三天,取得圆满成功。

      梅州是客家文化中心,是粤东文化的重镇。深圳亦有丰富的客家文化资源,为了回报梅州这片养育了我的土地,促进深圳~梅州客家文化学术交流,1998111日,由深圳市特区文化研究中心与嘉应大学联合主办了“客籍作家与作品研讨会”,邀请温儒敏、谭元亨、丘峰等学者共60多人出席,会后出版《客家文化研究专辑》。2000年,由深圳市特区文化研究中心、梅州市政协、嘉应大学等单位主办“林风眠、李金发诞辰100周年纪念暨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上海、广州、香港、澳门、台湾以及美国的海内外专家、学者120多人出席了盛会。其中有杨义、谢冕、孙玉石、裘沙、古进、吴思敬、周伯乃等海内外名家出席。作为发起单位负责人,我一直做具体的推进工作,同时提交几篇学术论文参与研讨。

      2004年,梅州市委、市政府确立“文化梅州”的发展战略,聘请我为发展战略顾问。我向梅州市领导提出建议,整合梅州、广州、深圳的学术资源,共同编纂广东历史上第一部客家研究系列丛书。此项建议被采纳,于是由梅州市委领导委托梅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林碧红牵头,我与华南理工大学校长、梅州发展战略顾问李元元教授联手,并会同华南理工大学谭元亨教授、嘉应大学房学嘉教授等共同参与,撰写了八本专著,作为系列丛书。其中深圳学者参与的有两部半,一部是我选编的《客家诗文》,一部是我与梅州方志办叶小华主任合作编纂的《客家艺韵》,还有一部是两位深圳博物馆原馆长黄崇岳、杨耀林合著的《客家围屋》。此套丛书首发式于2006228日在华南理工大学举行。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叶选平,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朱小丹,省人大副主任钟启权,副省长谢强华及省内外专家学者近200人出席了首发式。朱小丹部长对此书给予很高评价。

      我对客家文化的研究,主要在客家山歌、习俗、妇女与客家名人等方面。1982年,我在嘉应师专中文系任教兼校报副主编,曾被推荐出席在中央民族大学举办的“全国首届民俗学培训班”,聆听钟敬文、费孝通、马学良、刘魁立等老师讲课。课余我拜访钟老,提出想在梅州创办《客家民俗报》,请他为我题字,钟老欣然应允。1982年月,《客家民俗报》在嘉应师专“校报”设专版,正式创刊,我任执行主编,创刊号发表了我采写的《访中国民俗学会主席钟敬文》一文,以及相关的客家研究文章。此后,我邀集罗滨、陈美豪、邓士宏、刘南彪、叶小华诸位同仁,共同编发《客家民俗》,至1985年我离开梅州前,移交给陈美豪先生。此是“文革”后大陆第一份研究客家文化的报纸,民俗学家王文宝在《中国民俗学运动史》一书中有专门记载。

      对于客家名人的研究,我最早关注的是黄遵宪。1982年我在华南师大进修期间,曾选修中文系主任管林教授的“黄遵宪研究”课。在学习中,我发现黄遵宪不光是爱国诗人、外交家、教育家,而且在民俗研究及理论构建方面都颇有成就,想从“民俗学”这个角度去作研究,导师对我各方面都认真指点,但对我这个研究视角不甚赞同。我想起“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名言,还是坚持钻研。当年3月,在梅州召开了首届“全国黄遵宪研究学术研讨会”,王瑶、杨天石、管林、钟贤培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50多人出席。会上,我作了《中国民俗学的先驱——黄遵宪》的学术发言,引起与会者的关注。

      会后,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专家杨天石先生,作为复旦大学《中国文化研究》辑刊特约编辑,他在与会的50多篇论文中,只选了一篇在《中国文化研究》发表,就是这篇论文,发表时改名为《黄遵宪与民俗学》。为此,我曾向杨天石先生表达谢意。记得这位治学严谨的学者淡淡地对我说:“我们选稿不看作者的资历,只看作品(文章)的价值。”1987610日,这篇论文获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我与深圳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彭建赴省城参加颁奖会,据称这是深圳首次获广东省优秀社科成果奖。

      我所研究的客家名人,还有叶剑英、丘逢甲、胡晓岑、李金发、张资平、陈国凯等人。家父杨冀岳先生以及导师管林、黄海章、吴宏聪教授对我多有指导,至今难于忘怀。20091230日,在市委宣传部支持下,深圳市文联在F518创意园区成立7个“名家工作室”,以推出文艺领军人物为导向,以出原创作品为核心,提升城市软实力,其中国内首个以个人命名的客家文艺创作机构“杨宏海客家文化艺术工作室”名列其中。工作室汇集了颇具实力的客家文艺专家,包括学者黄崇岳、杨耀林、廖虹雷,音乐人作曲家饶荣发、词作家赖房千,歌唱家郑钢坚、何穗生,舞蹈家赵艳,作家编辑李慧鹃、王芳,文化企业家何柏俊、欧阳小战等,至此,标志着客家文化研究正式纳入深圳文化建设的宏观构架之中。

进入 杨宏海 文章参与讨论


鲜花

鸡蛋

握手

雷人

路过

最新评论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返回顶部